讲述农民成长故事探寻乡村致富之路_聚看点
时间:2025-06-28 14:49:38来源:新华网

为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,北京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,通过政策扶持、产业创新、科技赋能等多元举措,持续推动农民增收致富。2024年,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56元,比上年增长6.7%,城乡收入比由2.51:1缩小到2.32:1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,一幅产业兴、生态美、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京郊大地徐徐展开。

为进一步挖掘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增收经验,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,连续多年开展“农民增收典型案例”征集活动,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、特色产业融合、电商营销创新、农业科技创新等维度,选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案例。这些案例不仅为农民增收提供了“金点子”,更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活教材”,营造全社会关注、支持、参与农民增收氛围,推动典型示范引领,促进更多农民共同致富。

特色产业赋能:从“资源禀赋”到“流量经济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积极整合慕田峪景区、特色民宿以及地道餐饮等多元旅游资源,打造了一条集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产业链,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径。

北沟村位于京北的群山怀抱之中,是一个仅有15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。近年来,北沟村依托其蓬勃发展的板栗产业和自然景色,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,大力推动民宿产业发展。怀柔区首家注册民宿落地后,民宿迅速规模化兴起。很多村民翻新院落经营起了民宿,或者直接整租给城里人,这些人中不乏有来此安家的外国人。外籍居民的融入不仅带来了新理念,更直接推动土地与房产增值,显著提升村民租金收入。

同时,北沟村引导村民升级民俗旅游产业,在房屋设计上融入国际元素提升品质,并通过民宿、餐厅等业态创造家门口就业机会。“村里给我介绍了物业的工作,去年我领了3000元的工资。”村民王建笑说,现在实现“活不累、离家近、有钱赚”的就近就地就业,生活幸福感显著增强。

随着当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,北沟村的旅游收入和村民收入均实现了显著增长。北沟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国际村”和“网红打卡地”,也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赛道。“目前,村里已经拥有了24家乡村民宿,两家乡村酒店。仅去年一年,吸引4万人次来村里旅游参观,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70万元。”北沟村书记王全说道。

科技赋能转型:从“传统耕作”到“零碳农业”

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将农村减排、农业增汇、农民增收有机结合,积极打造“零碳村”,为村庄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力量。

在传统农业中,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对土壤和水源造成面源污染,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。密云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地,金叵罗村背靠密云水库,自然资源丰富。

自2012年起,金叵罗村推行自制有机肥使用。2016年,被北京市低碳环保协会列为试点,开展堆肥实验并增设蚯蚓无水厕所。通过这些举措,有机肥替代化肥有效提升土壤地力,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过去的不足1%提升到2.5%,对土壤固碳贡献显著。

经过多年致力于有机农业的持续发展金叵罗村,2018年将农田的土壤及灌溉水样进行送检,检测结果证实其质量达到国家自然保护区标准。这一成果直接推动了该村有机时蔬的品质提升。去年,金叵罗“零碳村”白皮书在密云区正式发布,现场同步推出了了金叵罗小米碳足迹及零碳农产品(小米)认证计划。该计划将有机种植的小米认证为零碳农产品,并为其特色农产品增加碳标签,有力促进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据了解,金叵罗的小米种植户年收入最多到100万元,直接受益村民已达上千户。

市场导向突围:从“丰产丰收”到“品牌溢价”

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市场,“土味”农产品如何变身市场“香饽饽”?位于顺义区龙湾屯镇的北京三合樱源专业合作社的实践给出了答案。

龙湾屯镇地处顺义区东北部,全镇林果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,是北京市有名的果品之乡。曾经,这里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,导致当地农业始终“大而不强、全而不优”。

成立于2021年的“北京三合樱源专业合作社”,通过系统布局实现多领域协同发展。在技术端,深入山东、大连等主产区学习和交流樱桃种植技术和产后处理等技术,联动与园区、科研院所和及专家引进二十余个优新品种。同时每年邀请果树、植保、土肥等行业专家入园指导,严控果品品质,夯实品牌基础,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。在运营端,创新“电商+农业”新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,在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同时,打造多款市场竞争力强的“明星产品”。

为深化助农成效,合作社推广“三统一”机制(采收标准、统一包装、统一销售),持续扩大提升品牌美誉度并拓宽销售渠道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目前,合作社累计销售额超过300万元,辐射带动农户160人,帮助110名社员增收15%。

“这些典型案例是在京郊大地上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,总结和推广出去是让更多人知晓、学习和借鉴,更好地惠及广大京郊农民。”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将结合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振兴”工程,聚焦生态涵养区等重点地区和农民增收薄弱环节,研究新一轮农民增收政策,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,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支持,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,强化联农带农惠农,促进全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,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讲述农民成长故事探寻乡村致富之路_聚看点

    为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

  • 秀我中国|护送新生儿 东莞公安开辟生命绿道

    近日,广东东莞南城公安分局接到警情,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呼吸微弱、

  • “朋友圈”越来越广 “一港通”让中国制造无缝出海

    广州南沙港,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,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

  • 2025“看中国·外国青年影像计划·辽宁行”展映仪式在大连举行

    2025看中国·外国青年影像计划·辽宁行展映仪式3日在辽宁师范大学举

  • 花西子智能工厂开放日:产学研一体化的长期主义

    在花西子智能工厂的十万级洁净车间里,工厂智慧大脑生产运营系统将

  • 新华网《营养翻译官》升级发布会:佳沛携手共推全民营养健康科普

   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,推动全民营养素

  • 云南在92所高校推行“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”制度

    中新网昆明3月11日电 (记者 韩帅南)云南省教育厅11日发布消息称,

  • 四川启动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

    中新网成都3月4日电 (记者 岳依桐)记者3月4日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

  • DeepSeek来了!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须强化

    2025年1月28日,深度探索DeepSeek发布,在世界产生巨大反响,DeepSe

  • 纪录片《守护非遗之美》央视播出 呈现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新气象

   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两集纪录片《守护非遗

  • 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达106家

    12月12日,2024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大会在广东中山举行。会上发

  • 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:5G应用将进入“扬帆”升级新阶段

    中新网上海12月11日电 (杨海燕)以5G扬帆启新篇,标杆引领赋新质为

  • 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怎么看——当前中国经济问答

   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 赵晓辉、吴雨、李延霞如果说金融是

  • 中国足协确定亚足联俱乐部赛事名额分配原则

   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中国足球协会12日发布公告,宣布了协会在202

  • 开足马力 全力备战“双十一”

    11月7日,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第一产业智慧物流园区快鱼服饰有

  • 建设“超充之城” 深圳的“油电反转”实验

    继今年4月底超级充电站数量首次超过传统加油站数量后,深圳的超充站

  • 旅游
    • 高频数据显示暑期文旅消费热度持续升温

    • 冒险岛45级去哪里升级(冒险岛45级去哪升级)

    • “上海体彩·遇见未来”亲子体育公开课 嘉定新城绳彩飞扬主题活动欢乐举行

    • 研报掘金丨平安证券:海康威视下半年业绩有望逐季改善,维持“推荐”评级